对于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来说,《周易》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天、地、人三个世界奠定了以道德完善为宗旨、以上下尊卑为秩序的和谐模式。利用和发挥这一理念,宋明理学家们通过将社会秩序化、宇宙秩序化和家庭秩序化,论证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在君臣父子的人伦日用之间将蕴涵上下尊卑的和谐理念付诸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更是关注社会的和谐。儒家历来看重《周易》,将其奉为五经之首。孔子有天假数年以学易的渴望,宋明理学家更是从周敦颐、张载到朱熹都深谙《周易》。对于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来说,《周易》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天、地、人三个世界奠定了以道德完善为宗旨、以上下尊卑为秩序的和谐模式。利用和发挥这一理念,宋明理学家们通过将社会秩序化、宇宙秩序化和家庭秩序化,论证了宗法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在君臣父子的人伦日用之间将蕴涵上下尊卑的和谐理念付诸实践。
儒家所追求的和谐是各处其位的等级和谐,也就是说,和谐在现实社会中具体表现为维护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正是在天、地、人三个世界的转换中,通过宇宙秩序而家庭秩序,家庭秩序而社会秩序,《周易》将上下尊卑的和谐之道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出来。
在《周易》的视界中,宇宙是一个生命整体,其目的是“生”,而宇宙、天地的生生之德是通过人即人道之仁义完成的。可见,《周易》建构的宇宙生成模式传递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并使天人合一成为人“与天地合其德”的过程。这用书中的话说便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乾卦》)。
进而言之,《周易》所讲的“与天地合其德”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方式和价值取向,其具体方法就是将宇宙秩序(天道)转化为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人道)。在这方面,《周易》一面把整个世界说成是一个有机整体,一面强调整体中的尊卑等级;由天地之尊卑演绎出万物之等级,进而推导出人类社会的夫妇、父子和君臣关系,致使宇宙秩序转换为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其书不止一次地写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周易·系辞上》)。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周易·序卦》)。
在这里,《周易》把自然与人事、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连为一体,致使整个世界成为由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组成的多层次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都处于不同的等级之中;由于各种存在具有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职,整个世界才和谐有序:自然秩序即“物则”,天地的目的是天生地养,天覆地载,日月同明,四时合序,风行雨施;万物的目的是尽性遂生,同生共育,和谐相处。社会秩序即人伦,人的目的是各安其位,各尽其分,除尽好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的五伦之道外,还要参与万物的生长。只有人和自然万物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尽了职责,完成了自己的目的,这个宇宙整体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