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资讯 2024年04月25日
0 收藏 0 点赞 19,743 浏览 1279 个字

由于2024年是闰年的原因,今年的清明节提前到44日,而且今年清明还处于农历二月之中,是民间所说的“早清明”,还有就是今年的农历龙年没有立春节气,所以今年的清明还是“无春年”的清明。

按照民间传统的用天干地支来计算日期的方法,今年的清明节当天是传说中的“九星五黄日”,也就是诸事不宜的“凶日”。喜欢作者的分享,关注公众号:乾易国学。

虽然老皇历的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作为“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也是有着很多禁忌和讲究的。记得1不动,2不吃,3不做,别犯了忌讳。

今年清明是“凶日”,记得:1不动,2不吃,3不做,别犯了忌讳

1不动”

清明节上坟扫墓素有“前三后四”的说法,也就是说清明节祭扫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并不一定非要等到清明节当天才去,免得人多拥挤和交通不便。

而今年的清明节由于是“无春年”的原因,因此民间讲究上坟扫墓时是不可以动土的。

像迁坟和立碑这样的事不适合做,毕竟大家都喜欢选择吉祥的年份和日子来做这样的事,所以今年清明节可以把这样的事延后,比如选择七月十五或十月一这样的日子,以及自己认为比较吉利的日子来做,而不要选择清明节当天来做。

今年清明是“凶日”,记得:1不动,2不吃,3不做,别犯了忌讳

2不吃”

不吃生大蒜

大蒜是家庭厨房里必备的调味品,也是佐餐下饭的好食材,很多人都喜欢吃生大蒜,尤其是在吃肉或吃面的时候,必须就点生大蒜。

清明节当天是不适合吃生大蒜一来吃生蒜口气讲究风清景明的清明节显得煞风景,二来大蒜民间传统习俗中属于“荤菜”,在祭祖和扫墓的清明节,生吃大蒜也算是动了荤,因此清明节当天和上坟扫墓前记得不要生吃大蒜。

不吃现杀的活物

清明节跟古老的寒食节也有一定的渊源,现在已经基本归纳到同一天,寒食节是纪念孝子介子推的日子,这天很多地方讲究不动火而吃冷食。

现在寒食节的传统习俗基本已经不见了,而且清明节也包含了寒食节一些习俗,不过在清明节这天不吃现杀活物也是传统,因为在这样的日子见到血腥和听到动物的惨叫声,显得特别不合时宜。

今年清明是“凶日”,记得:1不动,2不吃,3不做,别犯了忌讳

3不做”

见人别说“清明节快乐”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和缅怀先人的节日,这样的节日是肃穆和庄严的,不适合戏谑和开玩笑,尤其是见人打招呼的时候更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毕竟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这样的日子祝别人快乐,显然会引起对方极大的反感。

不把上坟扫墓的图片发朋友圈

现在很多人都有发朋友圈的习惯,而上坟扫墓拍照本身就是很多老人的忌讳,如果再发朋友圈炫耀一番,不仅让看到的人厌烦,也影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属于特别不懂事的一种行为。

踏青郊游不晚归

清明节除了是祭祀的节日以外,也被称作“游春节”或“踏青节”,这天讲究的就是不能宅在家里,而是要出门多走走,感受一下风清景明的大好时光。

今年的清明节交节时间是44日的下午1502分,这个时间段出门可以感受一下交节的气息变化,而出门踏青郊游也最好在天黑前回家,晚归会令家人担心,或者看到在十字路口祭扫的人引的心里不舒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风清景明的好时节,这天也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因为今年清明节比较特殊,属于传说中的“凶日”,因此记得:1不动,2不吃,3不做,遵循老传统,别犯了忌讳。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2385.html

相关推荐
2024-07-26

未月戊戌日测家中何日家中有客来访,摇得(蹇)之(渐)卦,请断来访者为何人 及应期未月 戊戌 日…

16,380
2024-07-26

午月丙辰日自测打牌输赢,摇得(恒)之(晋) 卦,请断结局。午月 丙辰日(子丑空) (雷风恒) (火地…

1,611
2024-07-26

子月辛未日测求财,摇得(渐)之(中孚)卦,请断能得否。 子月 辛末日(戌亥空) (风山渐) {地火明夷} …

7,102
2024-07-26

辰月戊午日测上司病,摇得(离)之(颐)卦,请断吉凶。 辰月 戊午日(子丑空) (离为火) (山雷颐) …

5,045
2024-07-26

申月庚寅日测一士兵被担架送人医院,得(恒) 之(解)卦,请断吉凶。 申月 庚寅日(午未空) (雷风…

16,142
2024-07-26

因学生被绑票,亥月丙午日摇得<豫)之<归妹)卦。 请问:人取何爻为用神? B.学生在外安全…

13,954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