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不知处 灵山有真意
——赵永鹏道长圣佛山文化导览纪实
一、山门初遇
乙巳年端午(2025年6月),圣佛山迎来年度香会。清晨薄雾中,赵永鹏道长身着青色道袍,手持桃木拂尘,于"九霄云阙"石坊前迎接首批香客。"此山形如卧佛,唐玄宗敕建'圣佛'之名,实为佛道双修圣地",道长开篇点出这座海拔1280米奇峰的文化融合特质。
二、灵迹巡礼
三清殿前说阴阳在始建于明永乐年的主殿前,赵道长以殿前雌雄双柏为例,讲解道教阴阳平衡:"左柏年轮显三十六旋,合天罡之数;右柏枝桠呈七十二向,应地煞之象"。信众纷纷以手机记录这天然的道教教学图。
药王洞探秘行至西麓幽洞,道长揭秘鲜为人知的"石脉问诊"传统:让香客触摸洞壁特定石纹判断体质。"此赤纹对应心火,触之发热者当饮竹叶石膏汤",现场演示将《道藏》医术活化运用。
飞虹桥上论山水驻足清代铁索桥,道长展开堪舆图解说山脉水系:"玉带河环抱如太极阳仪,五老峰耸立似五行方位"。特别指出东南崖壁的"天然八卦图",乃花岗岩裂隙自然形成的奇观。
三、现代启示
午后茶叙时,赵道长创新提出"数字时代的清修心法":
手机壁纸用《清净经》选段
通勤时练习"站桩等车法"
电子香炉APP辅助早晚课
四、归程寄语
日落时分于洗心亭告别,道长赠言:"今日所见古柏石纹,俱是大道显化。诸位归去,不妨在阳台植盆石菖蒲,便是随身携带的圣佛山。"香客请得的"五行养生箴言"书签,成为连接仙山与尘世的独特信物。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aiyunzhai.com/zypn/19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