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易经资讯>八字

论用神
  原文: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_子平正宗

易经网 八字 2025-04-16 10:22:41 101  

论用神

  原文: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

财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顺用之者也;杀伤枭刃,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

当顺则顺,当逆则逆,配合得宜,皆为贵格。

  解读:八字中的用神,只在月令上寻求,以月令地支五行与日元五行的生

克关系,来确定不同的格局。当月令属于财官印食的时候,就是四个善的用神,

应当予以保护性使用,这叫顺用;当月令属于杀伤枭刃的时候,就是四个不善

 

 

的用神,应当予以控制性使用,这叫逆用。当顺则顺,当逆则逆,只要八字喜

忌配合得当,是都能成为贵格的。

  原文:是以善而顺用之,则财喜食神以相生,生官以护财;官喜透财以相

生,生印以护官;印喜官杀以相生,劫财以护印;食喜身旺以相生,生财以护

食。不善而逆用之,则七杀喜食伤以制伏,忌财印以资扶;伤官喜配印以制伏,

生财以化伤;阳刃喜官杀以制伏,忌官杀之俱无;月劫透官以制伏,用财而透

食以化劫。此顺逆之大略也。

  解读:对于月令中善的用神怎样顺用呢?

用神是财星,就喜有食神来相生,有官星制伏比劫以护财;

用神是正官,就喜有财星来相生,有印星制伏伤官以护官;

用神是正印,就喜有官杀来相生,有比劫制伏财星以护印;

用神是食神,就喜身强劫旺来相生,有财星制枭神以护食。

对于不善的用神怎样逆用呢?

用神是七杀,就喜有食伤来制伏,忌财星资杀,枭神夺食;

用神是伤官,就喜有印星来制伏,或有财星化泄伤官;

用神是阳刃,就喜有官杀来制伏,忌官杀全无;

用神是比劫,就喜透官来制伏,无官有财,则喜透食伤以化劫。

这些就是对用神顺用逆用的大致方法。

  原文:今人不知专主提纲,然后将四柱干支字字统归月令,以观喜忌。甚

至见正官配印,则以为官印双全,与印绶用官者同论;见财透食神,不以为财

逢食生,而以为食神生财,与食神生财同论;见偏印透食,不以为泄身之秀,

而以为枭神夺食,宜用财制,与食逢枭者同论;见杀逢食制而露印者,不以为

去食护杀,而以为杀印相生,与印逢杀者同论。更有杀格逢刃,不以为刃可帮

身敌杀,而以为七杀制刃,与阳刃露杀者同论。此皆由于不知月令而妄取用神

之故也。

  解读:今人不知道取用神要专从月令提纲上取,然后将四柱干支字字都以

月令为主,来观其喜忌。比如月令是正官,有印星化官生身,这叫正官配印格,

但是不重月令为用的人,却将此视为官印双全,与印绶喜官格同论;月令为财,

透食神相生,格成财逢食生,而不重视月令用神的人,却将此视为食神生财格;

月令为偏印,透食神泄秀,格成食神吐秀,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却将此视为

枭神夺食,说要以财制枭;月令为七杀,逢食神制杀而又露出印星,这本来就

破了食神制杀格,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却还说是杀印相生;还有月令为七杀

时,碰到阳刃,是刃来助身合杀,而不重月令用神的人,却将此视为七杀制刃,

与阳刃格同论。这些都是由于不重视月令用神而乱取用神的原因。

  原文:然亦有月令无用神者,将若之何?如木生寅卯,日与月同,本身不

可为用,必看四柱有无财官杀食透干会支,另取用神。然终以月令为主,然后

寻用,是建禄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

  解读:当月令没有可用之物时,就会出现月令无用神的情况。月令可用之

物就是官印财杀伤食这六样东西,当月令没有官印财杀伤食这六样东西时,即表示月令没有可用之物了。比如甲乙木生于寅卯月,日干属木,月令也属木,

木不能以木为用神,因此沈氏说"本身不可为用"。怎么办呢?到月令之外去

找那六样东西,并按照"有官先论官,无官方论用"的取用规则,先取官杀格,

官杀格不成立则取食财格。食财格又不成立则取印比两旺格。若是官杀财食伤

印这六样东西均不能立足成格,则谓之身旺无依,也就是完全没有可用之物了,

那命主就只有遁入空门,让佛祖保佑他啦。但是取用定格总要以月令为主。当

月令为建禄比劫时,虽然说它不是用神,也可以把它当作用神来称呼。

  沈氏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取用神先当以月令为主为先,当月令为比劫时

即为月令无用神,这时就要在月令之外寻取用神;二是不管月令是否比劫,若

都将月令叫做用神的话,那么建禄与阳刃就可以算作是不善的用神。所以沈氏

又说"是建禄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话里的"非用"二字是第一层意

思,而"即用神"三字就是第二层意思。 

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易经网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aiyunzhai.com/bazin/147020.html

易经网

微信:yijingwang01 | 鲁ICP备18052396号-1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易经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