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口义 2024年08月6日
0 收藏 0 点赞 15,868 浏览 13828 个字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口义卷一 宋 胡瑗撰

上经

䷀ 〈干下干上〉

【义曰】此伏羲所画之卦也。 伏羲画八卦,始有三爻:一爻为地,二爻为人,三爻为天,以象三才之道。 然未能尽变通之理,故文王重之为六爻:初为地之下,有蒙泉之象; 二为地之上; 三于人为臣民之位; 四出于臣民之上,为储贰之象; 五正当天位; 六为天之上,有太虚之象。 然后万物成形,而天下之能事毕矣。 六爻皆阳,象天积诸阳气而成也。 既象天,其不名天而名干者,盖天者干之形,干者天之用。 夫天之形,望之其色苍然,南枢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枢出地上三十六度,状如倚杵,此天之形也。 言其用,则一昼夜之间,凡行九十余万里。 夫人之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一息之间,天行已八十余里。 人之一昼一夜,有万三千六百余息,是故一昼一夜而天行九十余万里,则天之健用可知。 自古及今,未尝有毫釐之过,亦未尝有毫釐之不及。 盖干以至健至正而然也。 故圣人于此垂教,欲使人法天之用,而不法天之形,所以名乾而不名天也。 且天之形,象人之体魄也。 天之用,象人之精神也。 使寒暑以成日月,以明万物以生此天之健用也。 若人之有耳目口鼻四体,是其形也。 其口言,鼻臭,目视,耳听,手足四体之运,此其用也。 至于心之思虑,薀于内则为五常百行,发于外则为政教礼义,故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为兄为弟、为夫为妇,以至于为士农工商,莫不本于干干不息,然后皆得其所成立也。 左氏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是皆言人当法天之健用也。 故曰干。

元亨利贞。

【义曰】文王既重伏羲所画之卦,又为此卦下之彖辞,以明乾之四德,又配之四时五常而言也。 元者始也,言天以一元之气始生万物,圣人法之以仁,而生成天下之民物,故于四时为春,于五常为仁。 亨者通也,夫物春始生之,夏则极生而至于大通,故高者下者,洪者纤者,各遂其分而得其性也。 圣人观夏之万物,有高下洪纤,乃作为礼以法之,使尊者卑者,贵者贱者,各定其分,而不越于礼。 故于四时为夏,于五常为礼。 利者和也,在《文言》曰「利者义之和」,言物之既生既育,故必成之有渐。 自立秋凉风,至八月白露降,九月寒露降,以至为霜为雪,以成万物,莫不有渐而成也。 圣人法之以为义,义者宜也。 天下之民,虽有礼以定其分,然必得其义以裁制之,则各得其宜也。 故于四时为秋,于五常为义。 贞者正也,固也,言物之既成,必归于正,以阴阳之气,干了于万物。 圣人法之为智,事非智不能干固而成立,故于四时为冬,于五常为智。 然则此五常不言信者何也? 盖信属于土,土者分王四季,凡人之有仁义礼智,必有信,然后能行,故于四者无所配也。 然此四德,以天下事业言之,则元为乐,亨为礼,利为刑,贞为政,何则? 盖元者始生万物,万物得其生,然后鼓舞而和乐,圣人法之制乐以治天下,则天下之民亦熙然而和乐,故以元为乐也。 天下既已和乐,然而不节则乱,故圣人制礼以定之,使上下有分,尊卑有序,故以亨为礼也。 夫礼乐既行,然其间不无不率教者。 圣人虽有爱民之心,亦不得已乃为刑以治之,于是大则有征伐之具,小则有鞭朴之法,使民皆畏罪而迁善,故以利为刑也。 夫天下既有乐以和之,礼以节之,刑以治之,不以正道终之,则不可也。 故政者正也,使民物各得其正,故贞为政也夫。 四者达而不悖,则天下之能事毕矣。 故四者在易则为元亨利贞,在天则为春夏秋冬,在五常则为仁义礼智,圣人备于乾之下,以极天地之道,而尽人事之理也。

初九,潜龙勿用。

【义曰】自此至用九,皆周公所作之爻辞也。 爻者效也,效一卦之动而为之,故谓之爻。 谓之初者,一卦之始也。 谓之九者,阳之数也。 凡易言九六者,皆阴阳之数也。 天一,天三,天五,天九,是阳数之奇也。 地二,地四,地六,是阴数之耦也。 潜者隐也,龙者有变化之神,阳气之象也。 阳以生成为德,君子之象也。 凡乾坤之十二爻,配之十二月,今初九乃是建子之月,一阳始萌于黄钟之宫。 虽生成之功未及于物,然已有生成万物之心矣。 若君子未得位之时,虽道未泽于世,然已有泽天下之心矣。 谓之潜龙者,言阳气未发见,而在潜隐之地也。 勿用者,圣人戒后世勿用此潜龙为德也。 何以言之? 凡人萃五行秀气而生,为万物之最灵者也。 然天下之众,愚不肖者常多,贤智者常少。 况圣人挺全粹之德,受天元之纯,则又过于贤也远矣。 夫有圣人之资,则无所不通,无所不明矣。 固当出见于世,辅其君,泽其民,利其物,以成天下之事业则可也。 《文言》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今有圣人之德之明,反以潜隐为事,则天下之愚不肖,将谁治之? 是不知天所以生圣人之意也。 孔颖达作疏,以谓:勿用者,于此时小人道盛,若其施用,则为小人所害,寡不敌众,弱不胜强,祸患斯及,故戒勿施用。 此大非圣人之旨。 夫圣人,才无所不能,智无所不周,怀道德,持仁义,以革天下弊。 举陋典,新污俗,矫曲为直,表邪为正,以陶冶于上,而天下治矣。 又何惮小人之害? 若惧其见害,而勿施用,则是天下常乱而不可得治也。 然此勿用者,盖言勿用此潜龙为德也。 今历考易中,或彖或爻,言勿用者有四,若屯之彖云「勿用有攸往」,言屯难之时,不可往挠其民,务安全也。 姤之彖云「勿用取女」,言一女配一男,是其正也。 今一阴而遇五男,刚壮者也。 若此之女,勿可取之,不可与长也。 师之上六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言上六师道之成,大君班爵行赏,其功大者,开建其国,为诸侯; 其功小者,建立其家,为卿大夫。 若小人,偶立一战之效,与之金帛可也,赐之甲胄可也。 后汉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深得其道。 不然,若用小人,必乱其邦。 所以韩彭英卢,立功受地,不旋踵而就戮也。 蒙之六三曰「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言妇人必当正静其德,以待六礼之备,然后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可归之。 今六三持身不正,见其金夫,遂欲从之。 圣人戒之,勿用取此女也。 由是观之,圣人之戒后世不可用潜龙为德,诚无疑矣。 故孔子目长沮桀溺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又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盖后世之人,多以潜隐为德,或隐于己野,或遯于林泉。 罔德义以沽名,傲衣冠以耀志,故有终身不见用于世而乱人伦者也。 且疏又引舜耕历山,汉祖为泗水亭长,是岂终潜哉,盖养成其德耳。 然圣贤其无隐乎? 曰:已道未着,已行未成,必学问之以养成圣德,然后施为于天下耳。 甘终身于山林川泽哉。 然或上下为戾,亦有可隐之时,故《中庸》曰:君子之道费而隐。 虽然,岂隐遁哉。 隐其身,不隐其道。 所以然者,不以一己之私,忘天下之公。 故孔子皇皇于衰周,孟轲汲汲于战国,皆谓有圣人之德,身未显而其道不自穷也。 干六爻皆圣人象也,若之,何有圣人之资而潜隐自居乎。 《文言》曰: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圣人之戒勿用潜隐为德,可谓明矣。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义曰】九二之爻,是十二月中气之后,正月中气之前,阳气发见地上之时也。 田者稼穑所生,而有资益之地也。 以人事言之,则是圣贤君子有中庸之德,发见于世之时也。 夫君子之道,积于内则为中庸之德,施于外则为皇极之化。 此爻但有君德,而无君位,故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者何? 盖凡有大人之德,必须利见有大才大德之君,然后可以行己之道,若舜之得尧,禹之得舜,伊尹之得成汤,傅说之得高宗,吕尚之得周文是也。 然则五得天位,亦曰“利见大人”者何? 曰:有是君,必须有是臣,然后万务可举,天民可治。 若尧得舜,舜得禹,皋陶禹得稷,成汤得伊尹,文王得吕尚是也。 故九二、九五之爻,皆言利见大人。 今验于易,或彖或爻,言利见大人者有七:萃之《彖》曰:「王假有庙,利见大人」,言既作庙以萃聚先祖之神灵,必须得大才大德之人以辅行其礼; 讼之《彖》曰:「利见大人」,言讼之事,必须利见大才大德之人,以辨其是非; 巽之《彖》曰:「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言申其号令法制,必须大才大德之人,以参酌恢隆之也; 蹇之上六曰「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言居蹇难之极,往则益蹇,若来居位则安,安则得其硕大之福而吉,必须利见大才大德之人,以求解散蹇难也。 及此干之二五,凡七,皆圣人之微旨也。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义曰】九三居下卦之上,在人臣之极位,正当公相之权也。 上则须辅弼于君,下则须总领百官,以平均天下之民。 凡朝廷之几务,莫不一责于己,若专奉上而怠于恤下,则有佞邪之谄。 若勤恤于下,而简于奉上,则有侵权之诛,固宜终朝干干,日不自暇,慎思之,力行之,不倦以终之,是上则以思辅其君,下则以思总百官,以治天下之民,自朝及夕,常戒惧而惕若,则可以无咎矣。 若者,辞之助。 注以为至于夕犹惕然若厉,今则不取。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义曰】或者,疑惑也。 跃者,腾跃也。 渊者,龙之常处也。 九三已极人臣之位,九四出人臣之上,切近至尊之位,既非人君,又非王官,是储贰之象也。 何哉? 仲尼曰:“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言人道近于地。 今九四近于天位,已出人臣之上,是干道革变之始也。 夫太子者,天下之本,生民之望也。 不有所进,则无以副四海之望,欲进其位,又恐侵君之权,处多惧之地,故不得不疑也。 始则疑惑,终则无咎者。 盖或跃以进其德,在渊以守其位分,是进其德不进其位也。 故昔者,太子必入太学,求贤师以教谕之,就贤友以渐摩之,使知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之道。 目见正色,耳闻正声,是跃以进己德而在渊以守己位也。 震曰:「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言百里者,威不远也。 匕阄者,宗庙之器也。 有威而不过,守礼而循常,是以见臣子之道全,而不侵于君父也。 今辅嗣之注曰:「近乎尊位,欲进其道。 迫乎在下,非跃所及。」 孔颖达从而疏之曰:「以其迟疑进退,不敢果敢以取尊位。 且圣人六经垂万世之教,为天下之法,所以教人臣之忠,人子之孝也。 今其言曰:不敢果敢以取尊位,是何人臣之忠,人子之孝哉。 又言曰:西伯内执王心,外率诸侯,以伐纣,此尤违圣人之旨。 如其言则篡逆之道也。 今故不取。 夫圣人之言,不劝则戒,劝之者欲其进德也,戒之者惧其侵君之权也。 为储贰者,但进修其德,以礼法而守其位,则《文言》所谓「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义曰】九五之爻,当建辰之月,阳气盛而上升于天,如龙之腾飞。 然犹圣人积中正诚明之德,德既广,业既成,即人君之位上合天心,下顺人情,以居至尊之地也。 然干之六爻,九二九五并言「利见大人」者,九五虽有圣人之德之位,必须得大才大德之臣辅佐之,然后可以有为于天下,使一民不失其所,一物必遂其性,此圣人之心也。 故言利见大人。 九二虽有圣人之德,固须得大才大德之君,然后得已道之行。 先圣云:「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覩。」 此言圣人在位,天下有圣人之德者,皆来仕于朝,皆以类应也。 《礼》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如圣人在上,则天下圣人皆来辅佐之也。 孟子曰:「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稷皋陶为己忧。」 尧大圣人也,必得舜; 舜大圣人也,必得禹稷皋陶,故可以治。 是虽有大才大德之君,必利见大才大德之臣,然后成天下之治也。

上九,亢龙有悔。

【义曰】此一爻居卦之终,亢极之地也。 若圣人当衰耗之年,不可更专己任。 必得圣贤之人,以代己之聪明也。 故尧之耄期,倦于勤则授之舜; 舜耄期,倦于勤则授之禹; 禹耄期则授之启。 是圣人与时消息,知进退存亡而不至亢极,故无悔耳。 然圣人之德,固无亢也,盖其年有亢耳。 圣人之道,固无悔也,盖其身有盛有长有耄耳。 今上九是年齿衰耗,精神倦怠之时。 若居此时,不能自反,而求代己任,则必有悔矣。 离之九三曰「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太玄》首之上九曰「巅灵,气形反正」,此谓也。 是皆圣贤谓耄必求代而着万世之戒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义曰】干之六爻,自初至上皆称龙者,终始全用刚阳之德也。 王者法天之健,居兆人之上,亦当终始用其刚阳之德也。 故言用九,见群龙。 然谓「无首吉」者,言全用刚德不可居物之首也。 何则? 夫国家兵武,至刚威者也。 动则蠹民之财,残民之命,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也。 凡人臣有背叛,四夷有侵挠,天子于是加兵以诛讨之。 去其元恶大憝,以安天下之生灵。 待其有犯,然后应之耳。 不可先之也,先之则穷黩矣。 夫穷兵黩武,岂圣人事哉? 秦之始皇,汉之孝武,隋之炀帝,唐之明皇,皆为首以自取败亡之道耳。 故圣人戒之,言无首乃得无咎也。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义曰】「《彖》曰」者,仲尼为十翼之文,赞明易道,以解文王所作卦下彖辞之辞,以明一卦之大要,故亦谓之《彖》。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者,此三句释乾元之义也。 大者无限极之辞,干者刚阳至健之气。 元者始生长养之德,言天以一元之气,长养万物而无有限极也。 然坤则称至哉者,盖天气降于地,为万物之始。 地承天之气以育成万物之形,是有所至,故曰至哉。 资者取也,言乾以一元之气,发育施生,故万种之物,乃资而为始。 坤则待天气之降,然后能生万物,故乾言资始,坤言资生,此圣人于一字皆有旨意。 乃统天者,夫天者形之名。 今以刚健之德,运行不息,故得天气常存,是乾元能统领天之形也。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者,此释亨之德也。 干为阳气,而上统于天。 天将降雨,山川出云,云气升行,雨泽下施,故品类之物,各流布其形体而得亨通也。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者,此四句总结干之德。 大明终始之道,六爻之位,各有次序。 初则潜阳,气潜萌于黄钟之宫。 二则见阳,气见于地之上。 三则处人臣之极,四则出人臣之上,为储君。 五则阳气至盛,隮升于天。 上则亢极在太虚之中。 时潜则潜,时见则见,时跃则跃,时升则升,是六位以时而成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者,夫以上下定位而言之,谓之六位; 以阳气变化而言,谓之六龙。 阳气自十一月渐升,冬至之日,萌于黄钟之宫。 至五月,而阴气渐升,是乘此六龙之位,以时而升降,故大明生成万物终始之道,以控御天体也。 且人之神气萃之则生,散之则亡。 天有刚阳之气,运行不息,故天体常存也。 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者,此二句申明乾元之德。 变者后来改前以渐变易也,化者一有一无全然而化也。 性者天生之质,有刚柔迟速之别也。 命者人所禀受,有贵贱夭寿之等也。 天以刚阳之德,自然以渐变化,各正其万物之性命。 按《书》曰:「惟天阴骘下民。」 是或富或贵,或夭或寿,皆上天默定之也。 至于草木之性,有甘有苦。 有益人者,有害人者,皆天所赋性命之然也。 保合太和乃利贞者,此释利贞之德也。 天以刚阳之德生成万物,必以渐成之,以保合太和之道。 盖刚阳不以健而利物,则不能保合者也,故必渐成之。 若立秋凉风,至八月白露降,九月寒露降,以至为霜为雪,是渐成其物而不暴,终能正固而干了之也。 若其大暑之后,寒凉暴至,则万物能成乎? 故曰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者,自大哉而下,明干之四德,元为春,以始生; 亨为夏,以大通; 利为秋,以渐成; 贞为冬,以干了。 是天道自然而然也。 此二句,言人为天下之君,首出万民之上,法乾之四德,为礼乐刑政,以生成天下之万民。 故乐为元,礼为亨,刑为利,政为贞,四达而不悖,万国所以皆得安宁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义曰】此先圣所作《大象》之辞,所以明一卦之用也。 天行健者,盖言天以至健而行,故一昼夜之间,凡行九十余万里,而君子之人,则当法之而健健不已,以至为君为臣,为父为子。 小之一身,次之一国,大之天下,皆当法天之至健之德,强勉于已夕,思昼行无有休息,则可以成天下之事业,而行天下之大道也。 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终日干干,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义曰】潜龙勿用至不可为首也,此先圣又解释周公之爻辞,故谓之《小象》。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者,言建子之月,阳气始发,而功尚未及于物,是犹以圣人之德,而在于潜隐之时也。 然千里一贤,犹为比肩。 且千里至远之处,而间有一贤,则犹以为比肩相接,是则普天之下,庸庸者多,而贤智者寡矣。 以贤者尚或如此其少,况圣人乎! 是盖千载而一遇也。 以天之所以生圣人者,必将有以益于天下,而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举天下之教化,行天下之大道也。 而复潜遁为事,则是辜天地之生矣。 虽然,天阳之气,有时而潜,有时而见。 圣贤君子,亦有时而潜,有时而见。 盖圣人虑万世之下,观此潜龙之事,遂务隐遁而失其施用,故于此戒之,言当勿用,此潜龙为德也。 今言潜龙勿用者,以其阳气在地之下,而功未及物,故曰阳在下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者,言阳气发见于地之上,而功及乎物也。 是犹圣人执中道,其功施布而无所不至,使贤者智者皆可以俯而就之,愚者不肖者皆可以企而及之,以至一民一物,欲使无不得其宜,而皆合于中道,是其德施普也。 然而,虽有圣人之德,而无圣人之位,不能大营造天下之事业,故曰德施普也。

终日干干,反复道也者,干干,健健不息之谓。 九三当公相之位,其责甚重。 上以道承事于天子,及其储君,而尽其忠义之分,竭其人臣之节。 下以道表率百官之事,平均万民之政教,反复以事上治下,不离其道,故曰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者,言储贰之位,能进其德,则不失天下之望。 守其位分,则绝君上之疑。 虽日进其德,而无有咎悔,故曰进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者,言九五之爻,正当阳气极盛之时。 生成万物,而万物各遂其性,犹圣人有大中之德,又居圣人之位,故当兴利除害,扶教树化,锄奸进贤,以至经营万事,设为仁义之道,使一民一物,无不被其泽,无不遂其性,故言飞龙在天,是大人营造兴制之时,故曰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者,大凡日中则昃,月盈则蚀,物理之常也。 今圣人自初至上,其功已着,其德已成,则至于年衰齿耗,当求所代以副天下之望则可,不然则有过亢之悔,故谓之,盈满之地,不可久居。 知其可退而退,则悔吝可远。 故曰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者,言圣人用刚健之德,以化成天下,镇抚四夷,怀来诸侯,如四夷交侵,中国诸侯不臣天子,则圣人以兵应之,是不为首也。 凡先动为首,后动为应,若其纯用刚德,而又为事首,是必至于过暴而为祸害也。 待其有犯己者,然后应之,则不失其道,故曰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义曰】《文言》者,先圣以乾坤之义尤深,故又作文饰之言,以解其义。

元者善之长也者,自此以下,至元亨利贞,《文言》之第一节也。 元者始也,言天以一元之气始生万物,万物皆由一元而生,是为众善之长也。 何则? 善莫大于生德,故天地之大德曰生,是大德生成,以元为始,即此元者能长于众善也。

亨者嘉之会也者,言天既以一元之气,施生万物,而至于盛夏之月,则阳气极盛,万物皆极其生养,而无不繁蔚,故高下洪纤,无不得其所,是嘉美之所会聚也。

利者义之和也者,义宜也,和渐也,所谓自立秋凉风至,以至为霜为雪,是天之生物,皆使不失其宜,以积渐而成之也。

贞者事之干也者,言天之使物,自始生至于亨通,而又成之有渐,及冬之时,则生成之功已毕,使皆得其正固而干了之。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义曰】此以下言君子法天四德而行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者,言天以一元之气生成万物,而万物得遂其性,各安其所,故君子以至仁之德,陶成天下,使一民一物,莫不受其赐,是故于一家施仁则一家之内爱敬而尊事之,一国施仁则一国之内爱敬而尊事之,虽有鳏寡孤独穷民之无告者,均使之不失其所,如此是为众人之长也。

嘉会足以合礼者,言天以盛夏亨通万物,而万物莫不茂盛。 故君子施嘉美之道,使各得会聚,谓犹民物既已富庶,则不可以无节。 故欲男女有别,则为之制婚姻之礼; 欲上下交接而和乐,则为之制乡饮酒之礼; 欲其尊君宾王,则为之制朝觐之礼; 欲其笃哀戚孝思,则为之制丧祭之礼。 如是之类,是君子以嘉美之道,而使皆合礼也。

利物足以和义者,言君子法天霜露之气,而成就万物,皆有其渐。 故始以仁义礼乐教之导之,然民有不令不肖者,虽善教之而终不能迁,则必用刑罚以整治之,使不至于乱,而皆得其利。 又以渐而成治,使天下之物,各得其宜也。

贞固足以干事者,言君子法天贞正之德,能干了其事,若正而不固,则无能终其正。 若固而不正,则入于邪。 必当守正坚固,然后可以干济天下之事也。 此君子法天之四德而行,故曰乾元亨利贞也。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义曰】此孔子欲申言干六爻之旨,故假设问答,以明其义。 此以下至「动而有悔」,《文言》之第二节也。

潜龙勿用,其义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言有圣人之德,而处于贫贱,是隐遁之时也。 不易乎世者,言有圣贤之道,则必随世俗而施为教化,以磨揉于下,使其乱则变而为治,恶则悛而为善。 今潜隐之时,但韬晦其光而自修,其已是不为世俗而变易者也。 不成乎名者,言圣人不务于名,其有实则名随之矣。 今但以潜隐为事,而不行教化之实,是不成其名也。 遯世无闷者,言既潜遁,则不务行其教化之实,是无所忧于天下,故遯世而无以为闷也。 不见是而无闷者,言有圣人之德,居其位,行其道,是为世所是也。 今止以潜隐为事,而不务行其教化,则不见是于天下也。 虽不见是于天下,然己亦终无所忧闷,而务专独为事也。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者,凡圣人有为于时,则其所施设教化,皆与天下同之。 若天下之所乐,己亦乐而行之,天下之所忧,己亦忧而违去之,是忧乐皆同于天下,此圣人之常行也。 今止以潜遁为事,是所为皆异于众也。 若天下之所忧,己或乐之,则行也; 天下之所乐,己或忧之,则违去之,而不行也。 是务隐晦者,虽忧乐必异于世也。 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者,言如上之数事,确然不能举拔也。 其所为者,是潜隐之人也。 此皆圣人着为万世之戒,言上之所行,皆潜晦之事,故当勿用此为德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义曰】此释九二爻辞,言圣人居于下位,而所行无过无不及者,以其有中正之德也,故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者,庸,常也,言九二之君子,有圣人之德,故俯仰循理,从容中道,至于常言必信实,常行必谨慎,是由其性至明,故出处语默,皆合于中和之域,然后口无可择之言,身无可择之行也。 闲邪存其诚者,宽而防之谓之闲,诚则至诚也。 言此九二,能以中正之德,防闲其邪恶,虑其从微至着,故常切切而防闲之,若《中庸》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小善至于大善,由大善乃至于圣,是由能防其邪恶而内存至诚然也。 《中庸》又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 久则征。」 言至诚之道,终而不已,则有证验也。 又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盖言委曲之事,发于至诚,则形于外而见着,见着则章明,章明则感动人心。 人心感动则善者迁之,恶者改之,然后化其本性,故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化,此圣人存诚之验也。 故曰闲邪存其诚也。

善世而不伐者,伐,矜伐也。 夫中人之性,有一善则盎然溢于面目,而自矜伐其能也。 若夫有善功,有善德,而不自矜伐者,唯圣人能之。 若尧之时,洪水泛滥于中国,而民几鱼矣。 唯大禹能排决疏导之,以消其难,使万世之下,被其赐。 然而,禹亦未尝矜伐之。 故舜称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又若仲尼万世之师,其功配天地,其明并日月,然且尝言:「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以仲尼之于四事,岂有不能哉? 盖圣人虽有大善于世,而不自伐也。

德博而化者,此言既有中正之德,其言常信,其行常谨,又能防闲其邪恶,而存其至诚,有大善而不自伐,故其德广而化,行于天下矣。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者,九二虽未居大人之位,而为人臣,乃有人君大中之德,故特举本爻之辞以结之。

九三曰: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 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义曰】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者,内尽其心谓之忠,不欺于物谓之信。 盖九三居人臣之极位,内能尽己之心,不欺于物,使德行日进,而功业日脩也。

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者,辞谓文教也,诚谓至诚也。 言外以修其文教,内以敦其诚实,此所以居业也。 然上谓之脩业,下谓之居业者,盖文辞相避,亦功业之盛,故当居之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者,几者有理而未形之谓也。 言君子之所学,学圣贤之事业,致君泽民之术也。 小而一邑,次而一郡,以至为将为相,佐天子治天下,当其未至之时,知其必至,预习其业,朝夕以思之,学其为治之道,至于有位。 宰一邑,牧一郡,为将为相,举而行之,无所施而不可,盖由知至而至之耳。 昔孟子四十不动心,盖当志学之年,天下之事,无所不学,及其壮仕之岁,凡天下之事,莫有动其心者,是知至而至之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者,言为臣之义,终始一德,以奉其上,是得臣之宜也。 岂非知终乎! 然后之人臣,居于显位,上而奉一人之尊,下而有百官万民之责,内无觊觎僭窃之心,若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霍光之于昭帝,诸葛亮之于蜀主,此数君子,是谓知终终之于人臣之分,能存万世之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者,言九三居人臣之位,其德业既已进脩,则宜进退必以德,而升降必以道。 故居上位而无骄亢之色,在下位而无忧闷之心,故干干不息,因其所为之时,而惕惧戒慎,虽履至危之地,亦免其咎矣。 ppp57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义曰】此先圣释九四之爻辞以位言之曰上下以出处言之曰进退今九四当储贰之位故虽或上或下非苟为其邪佞也或进或退非苟离其群类也是故进其德以副天下之望贰其业以绝君上之疑如此者是将欲及时而行道也故上与进是或跃之义下与退是在渊之谓也故无咎者言若不能进其德以塞天下之望又不能守其位分而致君之疑则其为祸也不细矣今得无咎者诚能副民望而去君疑也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义曰】 此释九五之爻辞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者此释声气自然相感之道也同声若弹宫而宫应弹商而商应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之类是也同气若天欲雨而柱础润磁石引针琥珀拾芥之类是也水流湿火就燥者此释无情之物自然相应夫地体卑下水性就下其流必就卑 湿也火本炎上其性燥故焚其刍薪必先于燥也云从龙风从虎者此言有情感无情也龙者水畜云者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虎是猛威之物而风亦是震动之气故虎啸则谷风生圣人作而万物覩者言圣人之作光明盛大与天地合德万物莫不遍烛夫天地感应而生万物圣人感应而用天下之贤共成天下之业敷为皇极之教而天下万物莫不观覩之也前言大人造是圣人营造兴制之时此统言之故曰圣人作而万物覩也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者此言本天则动物也本地则植物也言天之运动而飞物亦动地之凝静而植物亦静此圣人推举自然之理以明之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义曰】夫卦之六爻上与初为无位初则未中上则过中是虽在高贵而无大中之位既贵而无位以居于尊高则安得天下之民也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者今既亢极则贤虽在下位而亦不辅佐矣夫如是则动静之间皆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干干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义曰】此以下至天下治也《文言》 之第三节全以人事明其义也潜龙勿用下也者言圣人有龙德在于潜隐之时故圣人戒其勿用此为德者以其功不及物居无位之地而处于卑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者舍弃舍也若仲尼有圣人之德而无其位当衰周之时皇皇汲汲而不得见于世是为 时之所弃舍也夫既为时弃舍然而前又言德施普也及天下文明者何也前盖以圣人之德言之也此所谓时舍者以位言之也终日干干行事也者言九三居人臣之极位有奉上率下之责至难至重故终日之间干干不息以行当位之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者言九四已离下卦而居上卦之下逼近至尊虑有僭上之嫌故疑之而或腾跃以试己之才德副天下之望也飞龙在天上治也者言圣人有龙德而居天位以兴天下之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者言圣人当过亢之年其精力耗倦若不 求所代以终其位则必有穷极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者言乾以一元之气自潜至飞终始本末能用阳刚之德以生成万物在圣人则有刚明之道以一己不能尽天下之治固在左右前后大臣小臣皆能用刚正之君子然后得天下治矣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干干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义曰】此以下《文言》 之第四节全以天气明其义也阳气潜藏者言建子之月阳气潜施于地下而藏遁之时也天下文明者言天气发见于地上使勾萌皆达枯槁毕荣故高下洪纤皆流形品使天下之物有文章而光明也与时偕行者言建寅之月三阳并用之时其卦成泰故君子终日之间干乾不已与天时 相契而行也乾道乃革者言九四离下卦之上而入上卦之下故其道有所变革也乃位乎天德者言天者积诸阳气而成今九五之爻以刚阳之德居至尊之地是位本乎天位者也与时偕极者言四月之间阳气盛极如圣人当耄期之年是与时偕极也乃见天则者言乾元能用刚阳之德乃显天之法则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义曰】此以下《文言》 之第五节又重释乾之四德也乾元者始而亨者也者元始也亨通也言乾以一元之气始生万物万物皆资始于一元然后得其亨通故于春则芽者萌者尽达至夏则繁盛是乾以一元之气始生于物而物得其亨通也利贞者性情也者言万物既生而繁盛 则必渐成之故利于秋贞于冬当秋之时则万物和渐而成至于冬则干了而无不获其正性言之人事则圣人能生成天下民物使皆获其利而不失其正者盖能性其情也何则盖性者天生之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无不备具故禀之为正性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之来皆由物诱于外则情见于内故流之为邪情唯圣人则能使万物得其利而不失其正者是能性其情不使外物迁之也然则圣人之情固有也所以不为之邪者但能以正性制之耳不私于己而与天下同也圣人莫不有喜之情若夫举贤赏善兴利于天下是与天下同其喜也圣人莫不有怒之情若夫大 奸大恶反道败德者从而诛之是与天下同其怒也圣人莫不有哀之情若夫鳏寡孤独则拯恤之凶荒札厉则赉贷之是与天下同其哀也圣人莫不有乐之情若夫人情欲寿则生而不伤人情欲安则扶而不危若此之类是与天下同其乐也是皆圣人有其情则制之以正性故发于外则为中和之教而天下得其利也小人则反是故以情而乱其性以至流恶之深则一身不保况欲天下之利正乎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者此又叹美乾之德言乾始以一元而生成美利于天下于卦不言所利者诚 由至广至大无有限极故不可以所利言之也然则易卦有具四德者七其余皆言所利若坤言利牝马之贞屯言利建侯之类是也盖有所系然耳独乾德至大故不可言所利也其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者此言乾之德至大而不可穷测也以其刚健运行昼夜之间凡行九十余万里而无毫厘之过与不及至于春夏以生秋冬以成自古逮今未尝违悖是其至健而不失中正也所以然者盖以至纯至粹精健而不杂故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者言干之六塮或潜或见或跃或飞而迹皆不同故发越挥散则可以见圣人出处进退之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者已解在彖云行雨施天下平也者言干以一元之气布而为云散而为雨以生成天下而无不均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义曰】自此至其唯圣人乎《文言》 之第六节也此一节复释潜龙之言故先发上二句以明不可用潜龙为德也言君子之人得其天性之全故五常之道亦必博学审问然后修成其德为常行之行而发之于天下使天下之人日见其所行此谓君子之常道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 弗用也者夫君子之人既以成德为行为心则不可专务隐晦今之潜则是以圣人之资性反在于潜遁未见之时也行而未成者言既有圣人之性则必学之问之修成其道而为行于己然后用之于外则可以成圣人之全德今止以潜遁为心则是有圣人之资质而不学不问亦终不能成行于已是与不圣同矣故圣人于此戒之言是以君子弗用此潜龙为德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義曰】此釋九二爻辭也言君子之人稟天之全性發見于世而能執中庸之道者也何哉蓋聖人雖得天生善性之全亦須廣博其學以精其德審問以辨其疑而又寬裕居其時以畜聚其事業而志于遠大是以執其中庸而不有妄動以至推仁義以愛人示恩信以撫物其德業恢廣无所不至使天下之賢智者可以俯就天下之愚不肖者可以企及此皆由博學審問寬居仁行之然也是故庸人之情苟一善得于已則必悻悻然恥于下問而又躁妄以求其進所居失其寬所行失其仁是故業不能成於遠大而終為淺丈夫矣故聖人又于此歎美九二之德言其見龍在田以其有人君之德而无人君之位耳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义曰】此又释九三之爻盖此一卦上下皆乾是重刚也三四介重刚之间下已过于二上不及于五故皆曰重刚而不中也上不在天非九五之君也下不在田非九二之臣也正当大臣之位上有一人之奉下有百官万民之责故干乾因其时而惕惧不敢遑安如此则虽在危地亦可无咎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义曰】此又释九四之爻干之六爻上二爻为天下二爻为地中二爻为人备三才也此九四一爻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是中不在人臣而正得储君之位既为储贰则进退上下皆有疑惑故所进而上者修德也所退而下者守位也夫如是故无咎矣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义曰】 此又释九五之爻大人者大才大德之人也夫天高而覆地厚而载故其德曰生圣人亦能以仁爱生成于物故与天地合德日月至明故无幽无隐皆烛之而圣人亦能同其明天以春夏秋冬而生成肃杀圣人亦能以仁义刑政化 天下故与四时合其序鬼神之为道善者福之淫者祸之圣人则赏善罚恶是与鬼神合其吉凶先于天时而行事则天弗违之是天合大人也后于天时而行事则奉顺于天时是大人合天也以天之至大而圣人合之况于人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义曰】此又释上九之爻亢之为言但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如此之类皆圣人之所不为是亢而招悔者也唯圣人为能知进而不忘退知存而不忘亡知得而不忘丧故于衰耗之年则求所代而终之尧舜禹是也上一句其唯圣人乎于义不安当为羡文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6079.html

相关推荐
2024-08-14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七 京氏易传 术数类四〈占卜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房…

8,921
2024-08-06

臣等谨案:《周易口义》十五卷,宋倪天隐述其师胡瑗之说也。 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以布衣用范仲淹…

15,795
2024-08-06

胡瑗周易口义发题 先生曰:夫易者,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所以垂万世之大法,三才变易之书也。 自…

1,838
2024-08-06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口义卷一 宋 胡瑗撰 上经 干 ䷀ 〈干下干上〉干 【义曰】此伏羲所画之卦也。 伏羲…

15,868
2024-08-06

坤 ䷁〈坤下坤上〉坤 【义曰】此伏羲所画文王所重纯阴之卦也上下六爻皆阴以象地积诸阴气而成也坤者顺…

11,967
2024-08-06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口义卷二 宋 胡瑗撰 上经 屯 ䷂〈震下坎上〉屯 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义曰】…

6,27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