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八论 2024年08月5日
0 收藏 0 点赞 4,327 浏览 5215 个字

《周易正义》「易学八论」的第一论探讨「周易」的「易」字,至于「周」是什么意思? 这是本篇,也是第三论要谈的。

所谓三代易名指的就是《周礼》太卜职掌中的三易之法:连山、归藏,周易。

之所以称「三代」易名,是因为孔颖达认为这三个易法的名称,都是由朝代名而来。

目前一般通行看法认为,连山、归藏、周易分别是伏羲、黄帝、周文王三位圣王所发明而流传下来的三种易法。 三位圣王也分别代表了三个朝代。 孔颖达之所以会提出「三代易名」的问题,在于郑玄说法指出,这名称可能与圣王和朝代名无关,而只是单纯的字义,这字义可能用以描绘该易法的某种特色而已。

在第三论里,孔颖达首先引杜子春和郑玄的说法:

杜子春云:「连山伏牺,归藏黄帝。」

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郑玄又释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先儒因此遂为文质之义,皆烦而无用,今所不取。

杜子春和郑玄说法最大差别在于,前者以连山、归藏为上古两大圣王(朝代)所遗留下来的易法,这也是当今一般流行的说法:连山是伏羲易,归藏是黄帝易。 而郑玄以三易之名都是取其字义,而未指涉任何朝代。 根据郑玄的说法,周易的周,取其周普无所不备之义。

孔颖达显然不赞同郑玄的说法,所以评断说「更无所据之文」,「今所不取」。 意思是说,郑玄说法没有根据,所以不采用。

接着孔颖达引《世谱》说法认为,「周」应该是朝代的称号,所谓的「代号」:

案:《世谱》等羣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 黄帝一曰归藏氏。」

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 《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

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 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 《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

先儒又兼取郑说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徧之义。」 虽欲无所遐弃,亦恐未可尽通。 其易题周,因代以称周,是先儒更不别解。 唯皇甫谧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着七八九六之爻,谓之《周易》。」 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系辞之文,连山归藏无以言也。

若以三易为三代之易,目前最为普遍的看法有三大类:

  • 一是以连山、归藏,周易分别属伏羲、黄帝、周文王三圣或三代之易。 这也是杜子春的说法。
  • 二是认为这是夏、商、周三代之易。 郑玄《易赞》另外还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
  • 三则是结合以上两种,以连山作于伏羲用于夏,归藏作于黄帝用于商,周易作于文王用于周。

孔颖达引《世谱》则是以连山为神农所作,因神农为「连山氏」,或称「列山氏」。 这与一般认为的连山为伏羲易又很大的差别。 这个看法虽然相当有见地,但却鲜少为后世所采用。

再看孔颖达所引例证。

最后引「周书」、「周礼」做比喻,很容易懂。 但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 《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这段论证有些迂回而不容易了解。

因为所引《世谱》说的是姓氏的「氏」,而所引「周原膴膴」是岐阳地名,周原这个地方在陕西省岐山县一带。 但所要论证的又是代号,也就是朝代名。

关于连山氏

姓与氏在古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议题,这里只简单论述,点到为止。

古代姓与氏是有别的,姓指的是人的出生与血源,《说文》说的:「人所生也。」 《白虎通》说的:「姓者生也。」

原本氏为氏族,是从姓演生的支脉,后来姓与氏则已混而为一,但大致上还是有所区别。

观《周礼》有师氏、保氏、媒氏、菙氏、挈壶氏、服不氏、射鸟氏、罗氏、虎贲氏、旅贲氏、节服氏、方相氏…… 总共有55氏,大抵都指向某一专业的职掌。

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在晋国与范宣子的一个对话,两人谈论什么是不朽:

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 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 … 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以上所谈到的「保姓受氏」,指的就是范宣子祖先因为养龙专业而被授以御龙氏、豕韦氏,唐杜氏,最后为范氏。 「氏」就是因为专业与职掌而得。

据《左传》,鲁昭公二九年秋天,晋国国都绛的郊外出现了龙。 魏献子于是去问晋国史官蔡墨关于龙的事。 蔡墨也谈到了范氏的祖先源起:

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

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 故帝舜氏世有畜龙。 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 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 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 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 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 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 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后土为社。 稷,田正也。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蔡墨这段话最值得注意的是,后面谈到了「烈山氏」,他儿子名「柱」,担任了「稷」,也就是「田正」的职位。 后来周的始祖「弃」也担任了这个职位,也就是所谓的「后稷」,「后」就是「司」的意思。 晋国也是姬姓,为后稷之后,因此作为晋国史官的蔡墨对于晋国先祖的这些典故应该是很熟的。

除了以专业职掌而取得「氏」,另有以封地或土地而得「氏」的,《左传》隐公八年:「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姓是因为出生、血缘关系而得到的。 氏则是因为赐予土地时得到的。 胙即赐予。 所以氏的取得,也可能是因为土地。

事实上,后文将证明,连山氏就是以土地而为名的氏。 而孔颖达以「氏」并举,就是意指周最早的源起是因周原这土地。

连山氏即烈山氏,一般看法认为就是炎帝,也就是神农。

上古神话世系原本就是笔剪不断理还乱的大烂账,神农、炎帝,还有烈山氏三者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里先姑且不去讨论历史上这三个名辞如何被凑在一起的,只就后来神话定型之后的一些通论来讨论这个议题。

蔡墨类似的说明,在《国语》和《礼记》中也出现过。 例如,《礼记‧祭法》:

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 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汉代蔡邕《独断》一书谈到「社稷」典故时这么说:

社神盖共工氏之子句龙也,能平水土,帝颛顼之世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尧祠以为社。 凡树社者,欲令万民加肃敬也,各以其野所宜之木以名其社及其野,位在未地。 稷神盖厉山氏之子柱也,柱能殖百谷,帝颛顼之世举以为田正,天下赖其功。 周弃亦播殖百谷,以稷五谷之长也,因以稷名其神也。 社稷二神功同,故同堂别坛,俱在未位,土地广博,不可徧覆,故封社稷。 露之者,必受霜露以达天地之气,树之者,尊而表之,使人望见则加畏敬也。

社稷的社神指的是共公的儿子句龙,能平水土,所以帝颛顼举为土正,专管水土。 稷神则是厉山氏的儿子柱,帝颛顼举为田正,专管农政。 周的弃同样也担任过稷的职位。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在〈五帝本纪〉的注解中这么说:

《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 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人身牛首,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初都陈,又徙鲁。 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 (曰) (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 春秋时为厉国。”

由以上资料可知,连山氏即烈山氏,或称列山式、厉山氏。 这「厉山」其实原本是个地名,所以连山氏(厉山氏)的氏就是因为土地而得名。 厉山古代在楚地,位于现在的湖北随州厉山镇

【易学八论】3:论三代易名

另一个有趣的资料是,依《帝王世纪》,炎帝又称魁隗氏,又称连山氏,连山又是三易之一。 这不禁让人想到四盘磨卜骨的数字卦,这块卜骨上有两个卦,卦下并有字,学者解读分别为:

  • 七五七六六六曰魁:此卦相当于周易的否卦。
  • 七八七六七六曰隗:此卦相当于周易的未济卦。

所以这块卜骨是不是与连山易有关,颇值得玩味。 当然了,这也可能只是一种巧合。

厉山、歧阳与周

「周」之所以名「周」,与文王祖父古公亶父迁至岐下有关。

周的祖先据说是有邰氏的姜原,或称姜嫄。 有趣的是,上古神话里又以炎帝为姜姓。 所以周与连山氏有血源上的渊源的,其母系先祖也是出自神农氏。

《史记‧周本纪》说,姜原是帝嚳的元妃。 元妃就是元配、长妃。 有一天到野外去游玩,看到了巨人的脚印【易学八论】3:论三代易名。 好奇地去踩了他,然后就感觉到身体有了动静,竟然就怀孕了。 在家一年之后就生了一个儿子,认为很不祥,就把他丢在窄巷里。 结果牛马都会刻意避开这小孩,不去践踏他。 于是又把他抱到山林中丢弃,那知到那天林中很热闹,人山人海,不是遗弃小孩的好时机。 于是又找到一个结了冰的水沟,飞鸟见到这被遗弃的小孩,竟然还特别用翅膀将他盖住为他保暖。

姜原认为这小孩大概是神,因为怎样都遗弃不了他,所以就只好养了下来。 因为一开始是想遗弃不要的,所以就取名为「弃」。

弃从小就具备了农业的天赋,长大之后帝尧举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

这个帝嚳应该是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绿帽子」王。 因为他的次妃简狄,有娀氏之女,也是用类似的理由偷生了小孩。 有一回姐妹三人去野溪泡冷泉,见到玄鸟生了一颗蛋掉下来(玄鸟就是燕子),简狄捡了起来吞了下去,然后就怀孕生下了契。 这个契就是殷商的祖先,因为长大之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

因此殷商是以燕子做为图腾的。 至于周为何没有拿【易学八论】3:论三代易名当图腾就不可得知了。

商与周先祖的氏系大概是这样的:

黄帝→ 颛顼→ 帝嚳→ 元妃姜原,踩巨人大脚印生弃,即后稷,周的先祖,姓姬。

→ 次妃简狄,野溪洗澡吞下燕子蛋,生下契,为商的先祖,姓子。

周是在帝尧时代因为后稷而掘起的。 古文后同司,后稷即司稷,掌管农业的意思。 而商则是在夏禹时协助治水有功而起。

再回想前面厉山氏可发现,厉山氏(连山氏,神农氏)可能因为善长于农业技术,在黄帝之前曾取得政权而成为炎帝。 从神话中又可发现,颛顼帝时厉山氏之子柱也担任后稷这职掌,所以弃似乎是继承了他母姓先祖那边的祖业。

后稷儿子不窋因为夏后氏政治衰弊,不想再当司稷的职务,弃官逃到戎狄之间。 到他的孙子公刘,夹在戎狄的土地间求生存,脩后稷祖业,开始推行农耕,最后又到了渭水,又开始让这个部族兴旺了起来。 后来这个部落又在豳(邠)建国。

以农立国的这个部落,因为农耕而富庶,也引起周遭戎狄的觊觎,一直到殷商末年左右,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 古公亶父最后因为要避免与薰育戎狄战争,而决定离开,最后向西南迁徙到歧下。

关于这故事,可再参考:谈周易的「利西南」。

歧下就是所谓的「周原」,前面孔颖达引《毛诗》所说的「周原膴膴」,这也是「周」这个部落名字的由来,因为周原正是他们兴起的地方。 因此,周和连山氏一样,都是因土而得名。 这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透过Google地图可以看到「周原」的样子:

【易学八论】3:论三代易名

事实上「周」这个字可能就与农业有关,「周原」地名由来或许是在讲一片农田的样貌。 其甲骨文文义有两说,一说是雕玉,是琱、彫的本字。 一说是农田:(以下两图皆截图自汉字叔叔网站。 )

【易学八论】3:论三代易名

甲骨文的周,下面是没有口字的,到了金文之后,底下加一口字逐渐变成了惯例。 据香港中文大学汉语多功能字库的说明,加“口”字是因为“周”字被做为国名之用,不过这周似乎是另有其国:

【易学八论】3:论三代易名

奇怪的归藏氏

深入研究之后,孔颖达以「氏」来判定「周易」的「周」是朝代名虽有其道理,但是也可发现到这当中一个很诡异的地方。

「连山」(厉山)似乎和「周」有一个非常渊远流长的血源关系,不但可能就是周的先祖(母系先祖),而且两者同样都是古代专门职掌农业的氏族。 倒是「归藏」夹在中间就相当奇怪了。

首先,黄帝是归藏氏除了孔颖达所引《世谱》之外,无任何古籍可证黄帝是归藏氏。

《史记》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左传》说是帝鸿氏,另又有说法说是有熊氏,缙云氏。 但就是没见过归藏氏的说法。 《国语》另有一说黄帝姬姓,这似乎又是要透过神话把周作为黄帝之嫡传的意思。 至于归藏氏是否为少典氏的另一别称? 这也只能做为猜想而已。 甚至,黄帝到底是人是神,是否真是商与周的先祖,这又是另一段难解的神话了。

就连山(厉山),到周的取名逻辑来看,不禁让人怀疑,「归藏」是否为失传的某古代地名。 《庄子‧田方子》里谈到周文王如何捕获野生姜太公的故事,这故事就是发生在渭水(渭河)附近一个名为「臧」的地方,所以姜太公又称「臧丈人」。

臧即藏的古字。 只不过臧和归藏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目前还找不到什么证据就是了。

如果「归藏」两字最终证明和连山同样都是和周的「以农立国」有关,或者也是与周的发展有关的一个地名,那么我们就得重新理解「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之法的意义了:这很可能就是属于周自己宗族里历世相承的一套特有的占筮法,而且是传承自他的母系先祖。

当然了,这里只是提出一个可能,并没打算推翻任何传统的看法。 毕竟这里所谈的,全都是神话与传说。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5931.html

相关推荐
2024-08-05

论易三名 常听人说,《周易》的「易」有简易、不易,变易三层涵义,这也是所谓的「易」的「三名」,…

12,027
2024-08-05

重卦如何来的? 这个问题易学网探讨相当多,本文不再细论,详细论述可再参考以上链接以及其他的相关…

4,954
2024-08-05

《周易正义》「易学八论」的第一论探讨「周易」的「易」字,至于「周」是什么意思? 这是本篇,也是…

4,327
2024-08-05

关于《易经》的卦爻辞作者问题,传统上一般通论认为是周文王所作。 另有一说:卦辞是文王所作,而爻…

6,257
2024-08-05

今本《周易》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从乾坤至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从咸恒到既济未济。 为什么要…

14,744
2024-08-05

一般见解认为文王作《周易》,孔子为《周易》作传,也就是十翼,自古以来先儒对此都无异论。 《正义…

4,096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