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八论 2024年08月5日
0 收藏 0 点赞 16,668 浏览 9587 个字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易学八论的第七论,谈的是孔子的易学传承人:

孔子既作十翼,易道大明。 自商瞿已后,传授不絶。

案:《儒林传》云:「商瞿子木,本受易于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 及秦燔书,易为卜筮之书,独得不禁,故传授者不絶。 汉兴,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及雒阳周王孙,梁人丁宽,齐服生,皆着易传数篇。 同授菑川杨何,字叔元。 叔元传京房,京房传梁丘贺,贺授子临,临授御史大夫王骏。 其后丁宽又别授田王孙,孙授施犨,犨授张禹,禹授彭宣。」 此前汉大略传授之人也。 其后汉则有马融,荀爽,郑玄,刘表,虞翻,陆绩等,及王辅嗣也。

以上孔颖达所论引自《汉书‧儒林传》,而所谈到的孔子易学传承,可概分为两段:一是先秦时期。 二是汉代后至于三国。

以下分别论之。

先秦时期的孔门易学传承

关于孔子易学的传承,孔颖达引用的是《汉书‧儒林传》。 《史记》还另有记载。 〈仲尼弟子列传〉:

商瞿,鲁人,字子木。 少孔子29岁。 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 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儒林列传》:

自鲁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传易,六世至齐人田何,字子庄,而汉兴。 田何传东武人王同子仲,子仲传菑川人杨何。 何以易,元光元年征,官至中大夫。 齐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阳相。 广川人孟但以易为太子门大夫。 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菑人主父偃,皆以易至二千石。 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

孔子易学一脉单传?

相较于《汉书》记载,《史记》只谈到汉初。 《汉书》除了对于汉代的传承交待较多之外,关于孔子至汉兴之间的传承,可说与《史记》大同小异,最大差异在《汉书》说商瞿传给桥庇子庸(矫子庸疵),然后再传给馯臂子弓(馯臂子弘); 《史记》则相反,说是商瞿传给馯臂子弘,再传给矫子庸疵。 孰是孰非,难以论断。

总之,孔子将易学传授给商瞿,六世之后传授到齐人田何,并进入汉代。 汉兴之后田何易学又传给王同子仲,然后又传到杨何,太史公还说:「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

这个传承关系,很容易给人孔子易学一直是一脉单传的错觉,但这并不符合学问的传承本质。 特别是在汉代之后的传承,司马迁有很浓烈的本位主义,以他父亲司马谈的传承为正宗。

《史记‧太史公自序》谈到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 因为司马谈的易学传承自杨何,因此以此脉络来谈论孔子易学的传承,而忽略了其他的支脉。 这可能是司马谈从老师那边往上追溯其传承自孔子,再从孔子写下来。

易学传承问题,甚至连汉代都难窥实际样态,更别说是先秦时期了。 另外,就如高怀民在《两汉易学史》所说的:「有些极重要的易学家,其师承无从查考,如韩氏易、孟氏象数、费氏易等。」 这些无师承可考的易学源自何处? 应该还是有其传承,只是未让史学家所记载下来。

子夏也传易?

孔门的可能传易人当中,卜商(子夏)是相当值得注意的一位。

这是因为世传有一本《子夏易传》。 然而,就如《四库全书》的《题要》所说:「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 其伪中生伪,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书。」 简单说,《子夏易传》可说是「伪书」界的第一名模。

另一问题是,这些易学传承人当中,除了商瞿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了他一点点事迹之外,其余人等就再无任何记载可参考了,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甚至在传世的经典里面,关于商瞿言行行事迹的记载也不多。 当中比较有名的故事,就只有孔子预测了商瞿将生五子。

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又有个问题,究竟孔子有没有传易给子夏? 所谓的「卜商」会不会指的就是商瞿,商瞿因善卜,因此有「卜商」之称,然后因此跟「子夏」混为一谈了?

荀子眼中的圣人“子弓”是谁?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談到「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弘」,根據《索隱》及《正義》的注解,引述〈儒林傳〉、《荀子》,以及《漢書》,「馯臂子弘」即「子弓」,應劭說,子弓是子夏的門人。子夏門人怎會跑去商瞿那裡學《周易》呢?會不會兩人在古代就因名字的相近而被混淆了?

韓愈《送王秀才序》:「荀卿之書,語聖人必曰孔子、子弓。子弓之事業不傳,惟太史公書〈弟子傳〉有姓名字,曰:馯臂子弓。子弓受《易》於商瞿。」

《荀子》一書,四次孔子、子弓並稱,這也是韓愈所說的「語聖人必曰孔子、子弓」。〈非十二子篇〉就這麼說:「今夫仁人也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

荀子所說的子弓究竟是誰,也是儒學的一個疑案。韓愈認為這人就是《史記》弟子列傳所提到的「馯臂子弓」。

無論如何,可確定的是,荀子說的子弓應該不會是應劭所說的「子夏門人」,因為子夏被荀子評為三大賤儒:「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另兩位被評為「賤儒」的則是子張和子游。

朱彝尊引吳萊說:

子弓與仲尼不同時,又行事無大卓卓,不足以配孔子。……要之,孔子嘗稱冉雍可使南面,且在德行之科。雍字仲弓,蓋與子弓同是一人。如季路又稱子路然也,將荀卿之學實出於子弓之門人,故尊其師之所自出,與聖人同列。

意思大概是說,馯臂子弓和孔子不同時代,而且沒有什麼可稱述的事跡,無法和孔子相配。孔子曾經稱讚冉雍「可使南面」,而且又列為「德行」之科,冉雍字仲弓,所以子弓應該指的就是冉雍。不過朱彝尊並不認同這個看法,認為這有些穿鑿附會。

朱彝尊所說雖然有些道理,但也難以否認子弓即馯臂子弓之說。再從《荀子》一書來看,荀子應該也有受過孔門的易學教育。《荀子》一書曾經三處引用《周易》來談論義理。這也增加了子弓即馯臂子弓的可能。

〈非相篇〉引用坤卦六四爻辭:

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

〈大略篇〉則兩次引用,一是復卦六四「復自道,何其咎」,另一次可能是當時的咸卦易傳:

易之咸,見夫婦。夫婦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

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

「咸,感也」這段近似於今本咸卦的《彖傳》文字和語法,但和《彖傳》也沒完全相同。

漢代易學傳承

談漢代易學傳承之前,先簡單談一下秦始皇焚書坑儒對易學的影響。

《漢書‧藝文志》說:

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

〈儒林傳〉也說:

及秦禁學,易為筮卜之書,獨不禁,故傳受者不絕也。

後世易學家和經學家都喜歡引用這兩段話,然後說《易經》因為是卜筮之書而不受秦火影響,因此在儒家典籍之中,獨能傳授不絕。

但事實並非如此,易學在漢代的傳承似乎與其他儒門六藝一樣的殘缺。班固這兩段話,恐怕是混淆了作為卜筮的周易,和作為經學的易經了。

易學自孔子之後,輕卜筮而重德義,儒門易學已開始以天道哲學的探索為主軸,並與作為「筮卜之事」的易學分流。〈藝文志〉所說的「傳者不絕」應該是作為「筮卜之事」或「卜筮之書」的易學,而不是作為經學的易學。這裡我們要談的孔子易學傳承,比較是作為經學的易學,這類易學和卜筮比較無關。

《漢書‧藝文志》中對這兩類易學也是區分得相當清楚的。〈藝文志〉中除了「易」類之外,另外還有「蓍龜」類(如下圖 ↓),總計有十五家四百一卷,但這些著作都不記名氏。相較之下,易類「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所著錄都是漢代易學名家所作。

【易学八论】7:论传易之人

「蓍龟」类中所收录的周易书籍比较是「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之所指。 这一类易学的传承,很可能比较是透过隐士,与民间易学,而不是官方易学。

后来的一些史书或集书,也会有此分别。 作为经学的易学比较是被归类在经学类,而作为卜筮的易学,则归类在方技、方伎,或方术。

接着来看孔子易学在汉代的传承。

下图以胡一桂《易学启蒙翼传》修改而成。 其中主父偃与杨何两人的传承方面,原图似有误,下图已经修改:

【易学八论】7:论传易之人

其全貌或可再参考高怀民先生《两汉易学史》的〈两汉易学传承表〉。

根据《汉书‧儒林传》,汉兴之后,虽然历经秦火,但易为卜筮之书,独得不禁,所以传授者不絶。 孔子之后,六传而至田何,易学发展也进入了汉代的鼎盛时期。 田何分别传授易学给:王同、周王孙、服生,丁宽,以及项生。

田何弟子之中,有两个人最值得注意。

首先是王同。

王同似乎是田何五大弟子中门徒最多的一位,门徒中还包括了杨何及京房。 杨何也是司马谈的易学老师,可能因此关系,司马迁所谈的易学传承都是以他为中心。 但这位京房,并不是后面要谈的另一位京房。

其次是丁宽。

丁宽即丁将军,这是汉易学家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 丁宽原本跟随项生习易,但由于「读《易》精敏,才过项生,遂事何」,也就是说,丁宽比他的老师项生还厉害,所以就跳级,改拜师公田何为老师,原本的老师变成师兄了。 学成东归的时候,田何还告诉门人说:「易以东矣。」 意思是说,易学将因丁宽而向东传播。

丁宽回去之后,又另外再向他的同门周王孙学习古义。 然后再传授易学给田王孙,田王孙又授易给施雠、孟喜、梁丘贺。 自此之后,有了施、孟、梁丘三家易学。

以上的西汉易学传承世系,将重点抽绎出来,孔子六传至田何之后:

田何→丁宽→田王孙→施、孟、梁丘

→王同→杨 何→司马谈、京房

基本上这大致上是西汉的发展情况。

这段时期的易学,和其他经学一样,由于历经秦火,所以许多儒家典籍都还在重建之中,「师法」在经学的传承上占很重要而核心的地位。 这时期的易学传承基本上可与「师法」画上等号,无师则无法可学,部份原因是典籍之缺乏。 因为作为经学的易学,并没有像其他经学一样,在秦火中幸免于难。

西汉易学之重师法,可从孟喜的故事窥其一二。 《汉书‧儒林传》记载,有次有个博士缺,大家推荐孟喜,结果孟喜被查到自己擅改师法,所以就与博士缺擦身而过了:

博士缺,众人荐喜。 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另一特色则是,经学因为官方的支持而蓬勃发展,易学也不例外。 《汉书‧儒林传》就这么说: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初,《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 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谷梁春秋》。 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弟子员」即太学的学生,「设科射策」为建立科别并以策来考试(射即射灯谜的射),大致上是汉代的一种考试制度。 这一段话简单来说,就是「学五经」(包括「学易经」)基本上和「当官」是同一件事。 在官方支持,以及高官厚碌的利诱之下,经学当然大盛:「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同授淄川杨何,(底下一串的易学传承者)…… 皆以易至大官。」

隐士易及民间易学的影响

《汉书·艺文志》载:

汉兴,田何传之。 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 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 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 喜举孝廉为郎,曲台署长,病免,为丞相掾。 博士缺,众人荐喜。 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易学从汉初的田何一家,演变为施、孟、梁丘三家易。 在汉元帝时,又多了一家「京氏易」,总计有四家列于学官。 另外在民间又有了费、高二家易学,不列于学官。 关于这些不同派别的易家,后文将逐一详论。

这里先看一下《汉书‧艺文志》所列的易类著作,如下图,共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学八论】7:论传易之人

从孔子之后到西汉的易学,基本上只能看到一堆易学名家的名字堆叠。 这期间的易学名家,究竟有什么学术思想? 留存下来而可知的,真的极少。

在上面的这串名单中,除孟氏与京氏之外,汉代其余易学名家,见其著作根本不知其学术内涵是什么。 这些易家的学术思想,也几乎完全淹没在易学的洪流里了。

西汉除丁宽、田王孙之后所发展出的施、孟、梁丘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源自于隐士与民间易的京氏易和费氏易。

先看施、孟、梁丘三家,三家中学术思想唯一留传至今的孟喜。 孟喜受到隐士易的影响,而且所留存下来的,也多数属于隐士易的一部份。

至于后来也被列于学官的京房,也是源自于隐士易。 至于汉易中影响后世最大的费氏易,则来自于民间,并非出自官学。

从以上资料也可看出,汉易的一个发展大趋势:早期是以官方的推动为主要动力,在这期间,易学重师法,而少创新。 接着在西汉中、末期一直到东汉之后,由于官方的鼓励,民间易及隐士易也逐渐对于易学产生了内在影响。 「师法」逐渐淡泊,易学从过往的「承先」,转入「启后」的发扬光大阶段。

以下来分论汉易中几个大家。

孟喜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 父亲号孟卿,专长为《礼》、《春秋》,但因为礼经太多,春秋很烦杂,就让孟喜跟随田王孙学易。

孟喜为人喜欢吹嘘,把自己捧得很高。 他不知从那里得到「易家候阴阳灾变书」,然后骗人说是他老师田王孙临终时躺在他膝盖上,独自传授给他的,因此当时儒生都讲这故事在称赞他。 但他的同门梁丘贺出来澄清说:「他老师去逝时与施雳在一起,而且当时孟喜人回去东海了,怎麽会有这种事?」

蜀人有位名叫赵宾的人,有小聪明,很喜欢小道的数书,后来学易经,专门巧饰易经文字,并说:「箕子明夷,意思是阴阳气亡箕子。 所谓的箕子,是万物方荄兹的意思。」 荄原义为草根,兹为滋长。 荄兹就是万物繁茂滋长的样子。

由于赵宾持论非常灵巧而聪慧,当时的易学家没有人能辩得过他,只能说:「这不是古法。」 赵宾说这是从孟喜那里学到的,孟喜也认了这个名。 后来赵宾死了,这种奇怪的言论孟喜实在支持不下去了,所以转为不肯认这个徒弟,因此信用也受到了打击。

有一次中央出了博士缺,众人推荐孟喜,但因为孟喜改师法,所以就未被录取:

喜举孝廉为郎,曲台署长,病免,为丞相掾。 博士缺,众人荐喜。 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孟喜易以流传于世的卦气理论最为有名。

孟喜的卦气,是一种将易经六十四卦与历法结合的「值日卦」理论系统,由六十四卦来主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

如前所述,汉易从田何传到丁宽,再到田王孙之后,而有了施、孟、梁丘三家。 相较于京氏,以及费、高,施、孟、梁丘是有清楚师法传承的易学,也是最早的官学主流。

当时孟喜被推荐补博士缺时,「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这件事相当值得注意。 孟喜为何改师法? 又改了什么?

很可能是因为他「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这显然是从隐士那边所得到的。 事实上孟喜的卦气理论,也颇像是阴阳家言。 在重师法的西汉,他不好说明这学问的出处,因此还诈言说是他老师临终前躺在他大腿上传授给他的独传绝学。

在京房那边也出现过类似的剧情。

京房的老师焦赣曾经向孟喜请益易学,结果刚好孟喜死了。 京房就把焦赣的易学也当做是孟喜易,而且也这样对外宣称。 因为重师法的汉代,没有师承,讲话就没声量。 但是孟喜的门生翟牧和白生都不承认京氏,都说那不是孟喜易。 后来刘向校对各家的易说和书籍,认为各家易说都是源自田何、杨叔(即杨何)、丁将军,大义差不多都一样,只有京房的和人家不一样。

焦赣之所以要向孟喜请益,这也相当值得玩味。 孟喜的六日七分和焦赣的六十四卦值日相当的像,而焦赣学术「独得隐士之说」,很可能两人有同样的师承关系,甚至可能就是野生的师兄弟。

孟喜的易学,是少数西汉大家之中有传于世的。 除了他有名的卦气理论之外,三国吴的虞翻易学,就是属于孟喜易的传承。 另一位一般易学家较少注意到的人物是《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

虞翻易学多见于唐朝李鼎祚所编的《周易集解》一书。

而许慎易学论述,则散见于《说文》里面所引用的《周易》文字,在《周易》的古义以及基本的训诂上,《说文》有相当重大的学术价值。

京房

京房,字君明。 本姓李,吹律自定为京氏。

京房易学传承自焦赣,而焦赣的易学如《儒林传》说的独得隐士之说。 《汉书·京房传》谈到焦赣的易学风格说:

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房用之尤精。 好钟律,知音声。

京房虽然是汉易中影响后世最深的大家之一,但在当时,可曾有一段相当不堪的历史。

前文说到,汉代学术重师法,当时官方易学的主流有施、孟、梁丘三家,三家都有清楚的易学传承,从田何、丁宽,田王孙一路传下来。 田何再往上追溯,还可到商瞿和孔子。

京房易学传承自焦赣的隐士易,也就是不知出处。 这在当时是很难上得了台面的,模拟于当代,就好比是读野鸡大学的要和牛津耶鲁名校的比高下一样。 所以能够攀附就攀附。 听说焦赣曾经向孟喜问易,只是刚好遇到孟喜死了。 但京房还是把焦延寿的易学当作就是孟氏学,这样一来就有师承了。 然而,当时孟氏的弟子翟牧和白生都不认同,同声都说那不是孟氏易。

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考证各家易说,各家易说大致上都一样,可看出是源自于田何、杨叔、丁将军(丁宽),当中只有京房的和大家不一样。 这是因为他的老师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然后假托是孟氏之学,原本就不是孟氏易。

不过京房由于很会以灾异推变,所以得到了汉元帝的赏识与重用,后来甚至京氏易还被列于学官。

汉元帝永光、建昭年间(公元38-39年),西羌叛变,又有日蚀,同时太阳久久一直发出青色而暗昧无光,一直被雾气所拢罩而不清明。 京房几次向汉元帝上疏,而且预测出未来将发生什么事,比较近的可能几个月应验,有些较远的则是一年应验。 由于他的预测经常都相当准确,因此天子相当高兴,数次召见问他相关事宜。

之后京房上奏要推行考功课吏法,得到了汉元帝的同意。 只是,这也种下了他的祸根。 后来因为与石显等人不合,而遭诬陷。

淮阳宪王的舅舅张博跟京房学易经,还将女儿嫁给京房,因此京房与张博格外交好,也经常与他讨论政事。 最终石显就以「与张博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诡误诸侯王」诬陷京房,京房四十一岁就遭弃市。 应验了他的老师焦赣所说的:「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

京房易后来演变成为火珠林法,自古以来一直都是相当流行的一种占验预测之术,甚至因为过于流行,现在民间经常将它误会成「易经」。

这一套在当时曾因为出自隐士而被人瞧不起的易学,反而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远。

韩婴

请参考 >> 【卜筮列传】西汉姆易学与《子夏易传》

费氏易

前面所论四家官学之中,施、孟、梁丘是有清楚传承的易学,也是西汉官学的三大家。 另一家则是源自于隐士的京房易,后来也列于学官。

现在所要谈的费氏易,以及另一家高氏易,则是从未列于学官的民间易学。 其中费氏易对后世易学的影响却也是最大的一家。

根据《汉书‧儒林传》记载,费直字长翁,东莱人。 因为治易而当上郎官,最后当到了单父县的县令。 他的易学「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

另一位与费直同时治易而闻名的易学家则是高相,沛人,他的学问也是「亡章句」,而且专说阴阳灾异,他自己号称学问是来自丁将军。

不过费直和高相两家,都未曾被立于学官。

至于费氏易学究竟源自于谁,《汉书》没有记载。 高怀民先生认为,这是源自于周王孙(见《两汉易学史》第十六页),恐怕过于武断。

〈艺文志〉载:

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 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

高怀民以「唯费氏经与古文同」,再加上〈儒林传〉另载丁宽回雒阳之后「复从周王孙受古义」,推论说,丁宽当有「筮术」和「古义」两科,丁宽学的是筮术,而周王孙传承的是属于古义,因此丁宽必需另外再向他学易的古义。 费氏易传承的就是周王孙的古义。

然而,既然丁宽也已经向周王孙习易,再加上两人原本就同出田何门下,那么施、孟、梁丘易,和周王孙还是出自同门。 因此,费氏当另有传人,恐怕也是当时的隐士。 这种情况和前述的京房易很像,京房所学的焦氏易因为源自隐士,所以一经校对,马上就发现之间差异很大。 费氏因为另有自己的传承,所以当然也和田何所传的都不一样。

这里又指出了费氏易的重要特色:唯费氏经与古文同。

《后汉书‧儒林传》还称费氏「本以古字,号古文易」,因此后世易学家也称费氏为「古文经」,而其余易家为「今文经」。 然而,《周易》在汉代究竟有无今古文之争,又是易学上另一争议的问题了。 所以这里突然冒出一个古文经,当中实在颇多疑点。

无论如何,费氏易在汉易中算是影响最大的一支,特别是作为经学的易经。

总合以上资料可知,费氏易的特色有四:

  • 长于卦筮
  • 亡章句:「章句」是经学上很基础的方法学。 而费氏舍弃了这种当时流行的方法学。
  • 以传解经:「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这也是后世所谓的「以传解经」。 至于后世学者说是以「十翼」解经,并不洽当。 西汉时是否已有十翼,是个大问题。
  • 与古文同:与当时其他易家相比,只有费氏所用的经与古文是一样的。

到东汉末年,费氏易大兴,传费氏易者更有许多易学名家,包括马融、郑玄、荀爽。 《后汉书‧孙期传》:

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 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费氏易大将:王弼

陆德明《经典释文》论周易注解传述人:

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唯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 其《系辞》已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

西晋永嘉之乱之后,西汉流行的施、梁丘易基本上已死。 而孟氏、京氏,甚至费氏易,也都已经没有传人。 唯独郑康成(郑玄)和王辅嗣(王弼)的注本行于世,当中王弼易又格外受到重视。 由于自《系辞》以下王弼并未注解,所以这一部份由韩康伯注来延续。

接下来的故事,应该就是大家所最熟知的了!

现今坊间所购买到的当代易经读本,大致上都是源自于周易的王韩注本,而王韩学术则属费氏一脉。 换句话说,我们现今所读的易经,大概都是从费氏所传承下来的,而这中间的环节,在于东晋之后各家易学的失传,以及王韩注的流行。

细读《周易集解》中虞翻的注解,还有《说文解字》所引的《周易》经文就会发现(两人都是属孟氏易),孟氏和费氏两家在许多基本字义上的不同。 例如大有今本「匪其彭」虞翻引为「匪其尪」,而夬卦「苋陆夬夬」通解以苋陆为草,但孟氏易说是「兽名」,虞翻说苋要读作「莞尔」的「莞」,依虞翻注解可推得,他的版本应该是作「萈陆」,萈其实是一种细角的羊。 恒卦上六今本作「振恒」,《说文》引为「榰恒」,振是震动在上,而榰可是稳稳在下不动的柱砥。 无妄卦汉儒多作「无望」解,而虞翻说是「无亡」。

郑玄和王弼易都是费氏易的延续。 郑玄易学传授自马融,马融传的就是费氏易。 而王弼,据说他所用的易本就是郑玄的。 吕祖谦就说:「今学官所列王弼易,虽宗庄老,其书固郑氏书也。」 王应麟《周易郑康成注》序文甚至说:「王弼尚名理,讥互体,然…… 弼注比六四之类,或用康成之说。」

虽然史载对于王弼易学的传承极为简单,未交待其易学传承。 但一般易学界普遍认同,王弼易就是费氏易。

最后还有一个与此议题相关的后续问题:经传什么时候开始合一的?

所谓的经传合一,是指世传的《周易》,都是把《彖》、《象》、《文言》附于经文之后的编排方式。

最早的《周易》,经文(卦爻辞)与易传理应是分开的。 例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以及上海博物馆藏的战国时楚竹简版《周易》,都是经文独立成书,不附易传的。

一般说法认为,这种经传合一的做法,始于郑玄,并随着王弼易的普及而开始变成了惯例。 但有些人认为,应该是始自费直。

这个问题,就目前的数据与证据来说,尚无法找出一个精确而确定的说法。 但是要从整个易学传承看出一个大概并不困难。

既然费直易学特色是「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那么不管费直的时代是否已经经传合一,后来要如此发展似乎是必然之势。 可能在费直时代只是惯于以《彖》、《象》、《系辞》、《文言》传来解说经文,后来开始有门人为方便起见,干脆将这些可以直接解释经文的易传文字放在经文之后。 最后就演变成今本易经的样子了。

至于是不是郑玄开始的,也没有任何证据,但郑玄是费氏易最有名的大将,又是汉末人物,那么就抓他来当代表也是可以理解的。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5923.html

相关推荐
2024-08-05

论易三名 常听人说,《周易》的「易」有简易、不易,变易三层涵义,这也是所谓的「易」的「三名」,…

12,026
2024-08-05

重卦如何来的? 这个问题易学网探讨相当多,本文不再细论,详细论述可再参考以上链接以及其他的相关…

4,952
2024-08-05

《周易正义》「易学八论」的第一论探讨「周易」的「易」字,至于「周」是什么意思? 这是本篇,也是…

4,322
2024-08-05

关于《易经》的卦爻辞作者问题,传统上一般通论认为是周文王所作。 另有一说:卦辞是文王所作,而爻…

6,255
2024-08-05

今本《周易》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从乾坤至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从咸恒到既济未济。 为什么要…

14,743
2024-08-05

一般见解认为文王作《周易》,孔子为《周易》作传,也就是十翼,自古以来先儒对此都无异论。 《正义…

4,095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